“日本的威尼斯?”,不,这里是伊根的舟屋

在京都的日本海一侧,若狭湾的最西边,丹后半岛东北部的前端,有一隅南向的孤零零小海湾。如果把若狭湾比作一只向下的拳头,那么同处一隅的伊根湾则就像长在小拇指根部的一颗不起眼的黑痣。然而这个小小的海湾却那么寂静,又那么丰饶,依海为生的人们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骄傲。坐落于海湾入口处的绿岛,守护着海湾免受外海波涛骇浪的侵袭,同时在湾内生成适当的潮流。每天,渔船都会在天亮前朝着定置网出海。

伊根湾涨落潮时的潮汐差仅为30cm上下。而据说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潮汐差一般是在2m~3m,有名海在大潮时更是会高达6m。一直觉得大海在哪里都是一样的,了解到实际的潮汐差,不禁深感震惊。日本海由于海流的缘故潮汐差比太平洋沿岸要小,而伊根湾在日本海的湾岸中又尤为特别。而且凭借绿岛的庇护不易掀起波浪。由此不难想象:将一层设为停船库的“舟屋”面向大海比邻而建的独特街景在如此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内在根源了。

丹后半岛位于日本海的突出一隅,以山为主,山海相连。据传自古坟时代即有人居住于此,最初应该是生活在与大海隔开一定距离的地方,渐渐开始靠近大海,伴随着逐步增强在海岸边生活的信心,围绕海湾慢慢形成群落。据说大约在250年前就已然构成了今天的舟屋规模。这里已被选定为“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”,现存舟屋230间。最古老的舟屋建于江户时代。

舟屋的一层建为面向大海的斜面,这是为了将船拽升至屋内并停靠而做的精心设计。木制船只容易腐烂,通过这种方法,各家分管自己的渔船。二层不是住居而是存放渔具的场所。在舟屋的背后是一条可以通览整个街道的窄路,隔着窄路就是母屋(译注:即正房)。舟屋与母屋合为一套住居。但是人们主要住在母屋。舟屋面向大海以“并顶式”布置,母屋则与大海和窄路平行相邻而建呈“平入式”布局。

伊根人就生活在如此寂静的大海边。舟屋前就是大海,因此海就像是舟屋的庭院,但深度却不容小觑,近处也有2m之深。俯瞰清澈见底的海水,鱼的身影清晰可见。屋檐下有几根绳索垂入海中,前端设有被称为“捕笼”的简易渔网,里面放入烹饪的下脚料——鱼杂碎,即可吸引大大小小的鱼或章鱼进入其中,捕猎得手后随即把猎物移入旁边暂存容器。可以说:屋檐下浓缩了捕鱼和冷链仓储的双重功能。

我选择入住的旅店是“键屋”和“和光”。最先将舟屋改建成旅店的是键屋的键贤吾和太太美奈。在可以彻底放松的空间中,当天捕到的海鲜在高超的刀工下变身为美味菜品。据说父亲想培养贤吾先生成为公务员,而说到当地的公务员,也就是近在咫尺的邮局。而贤吾先生不希望将自己的未来就禁锢在500m之外的固定场所,于是他跑到京都,一边在知名酒店的后厨帮厨,一边学习烹饪。而就在他开始就读的烹饪学校认识了现在的太太——美奈。

伊根町观光协会的吉田晃彦事务局长向我热情介绍了街区的情况。他到此地赴任已经8年多了,8年多来为了打造并守护好一个不受“过分观光”潮流影响的伊根,他呕心沥血。由于已经跟当地民众打成一片,因此只要吉田先生打声招呼,婶子大娘都会毫不避讳地让我们参观舟屋的里面或檐廊。毋庸讳言,无论从哪里的舟屋望出去,都可以看到伊根的海,对岸鳞次栉比的住家,以及娴静悠然的景色。

2020.10.5

Access

Kagiya

864 Kameshima, Ine-cho, Yosa-gun, Kyoto, 626-0424

Wako

276-1, 276-3 Kameshima, Ine-cho, Yosa-gun, Kyoto, 626-0424